
NO.1——適應“大學海”
選好“目標船”
大學四年里,有許多學生放任自己虛度光陰,還有許多學生十分努力但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當他們被第一次補考通知喚醒時,當他們收到第一封來自招聘企業的婉拒信時,這些學生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為時已晚……與其等到大四后悔不已,不如從大一開始,就認清自己的發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學業規劃,并在四年里朝著目標努力。
學業規劃是平時努力的依據,也是對自我的鞭策。好的學業規劃為我們提供了完成學業的清晰思路,使自己對學業的實現過程有了明確的認識,進而更有信心、勇氣,達到自我完善。
制定一個合理的學業規劃,首先,你應當了解大學學習的特點。
大學和中學學習存在著很大區別。中學階段,一般只學習十門左右的課程,而且主要講授一般性的基礎知識。而大學里所開設課程分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四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又由許多門課程綜合而成。一般說來,大學四年需要學習的課程在40門以上,每一個學期學習的課程都不相同,內容量大,學習任務遠比中學重得多。大學一、二年級主要學習公共課程和基礎課程,大學三年級主要學習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大學四年級重點學習專業課和進行畢業設計、做畢業論文。
在大學里,課堂講授相對減少,自學時間大量增加。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不斷改善學習方法很有必要,明智之舉是合理分配選課時間。從四個學年看,選課應前緊后松,前兩個學年多選課,為大三、大四考研、實習留出時間。
心態上的轉變尤為重要。中學階段,許多同學都是佼佼者,大都習慣于領先和勝利。然而,進入大學后,由于比較的參照系發生了變化,原有的自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相比之下,自己似乎一無所有,十分蒼白,一下子就覺得矮了幾分,自卑感油然而生。
“新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角色的轉換”,李家華教授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學會“歸零思考”,學會把過去的東西都放下,不要沉醉和局限于過去所取得的成績,這樣才能重新找到一個新的起點。二是要學會“與眾不同”,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我們永遠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超過別人。但是,我們一定有自己的某點所長是能夠超過別人的。三是要學會處理好兩個關系———全面發展與揚長避短。從整個大學生活來講,學校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發展要達到的目標是實現整體上的平衡,而不是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學會揚長避短,不能過分追求完美。同學們要根據社會需要、社會發展趨勢和個人的興趣、特長及所學專業等確立自己大學期間努力的目標。并根據確立的目標,做好切實可行的生涯規劃。一旦確立了你自己的學業目標,就要及早準備,付諸行動。
■整理/記者劉亞迪 陳 雯NO.2———駕馭“目標船”
掌好“效率舵”
◎就業———勤學習多實踐對于一畢業便有就職意向的同學而言,應該首先對市場和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進而初步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然后在四年中有意識地培養職業能力。
高標準學習。招聘時“成績單”無疑是企業用人的第一道門檻。全部精力投入社會實踐,高舉“六十分萬歲”大旗,只會后悔莫及。學習是大學四年不變的主基調。大一夯實基礎,尤其是在外語、計算機等應用技能方面。同時廣泛涉獵各類書籍,學會思考,挖掘興趣。大二進入專業課的學習,除英語、計算機等一些等級考試資格證外,就要重點培養與專業相關的技能,給自己制造“亮點”。
高質量實踐。對于今后有直接就業想法的同學,社會實踐不僅要有“量”還要有“質”。在實踐中重點培養自己的表達力、分析力、選擇力、整合力、合作力和執行力。實踐活動大致有參加學生會、社團等校內組織,參加各種比賽和公益活動,兼職和實習等,大一時可多嘗試參加這些活動。大二的時候,選擇一個或幾個重點實踐的組織或方向,深入發展,但要注意企業在招聘時更為注重你參加活動的規模和成績,以及你在某個組織中所起到過的作用大小,因此,腳踏實地、干出成績遠遠好于漫天撒網、貪多嚼不爛。一般大二到大三就會進行實習,實習中重點學會團隊合作,并了解真實職場的用人要求。當然,名企實習會給簡歷加分,對今后建立人際關系和求職也有很大幫助。三年級目標應鎖定在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同時,發達的人際網是高校求職必不可少的。畢竟,現在社會求職成功率最高的還是“熟人推薦”。因此,盡早養成收集名片的習慣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整理/記者陳 雯◎出國———早過語言關出國深造雖好,切忌盲目跟風。學生在做留學規劃的時候,應該多問一下自己:第一,是否已經準備好付出留學必需的成本,包括時間、費用和其他的機會成本;第二,留學的經歷是否會對自己的長期發展有幫助;第三,讀完以后打算做什么。
對自身條件進行準確定位后,你需要了解“選校”中的幾大因素:大學排名、學校錄取要求、學校專業設置、費用問題、獎學金的申請(一般英聯邦國家較難申請獎學金)等。
根據以上的一、二點,我們可以得知,想要出國的同學們從大一開始就要緊抓自己的語言關和學習關。盡早完成英語四六級考試,大二、大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計劃攻克托福和GRE,可和老師及申請成功的師兄師姐多交流,形成讀外文報刊習慣、瀏覽相關網站(如國外大學的網站、太傻網等)。若是申請日韓等非英語系國家還需要學習第二外語。同時,一定要認真學習,重視考試成績和專業素養,避免到后期因績點低搞得手忙腳亂。
而留學決不僅僅是在比誰考試考得好,關鍵還要看業余活動和社區服務。國外大學重視學生的領導力,如參加戲劇、辯論、社團、實習等社會實踐都會增分不少。
做到這些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在等待回復的期間還會有套詞和面試,二者往往在成功留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就需要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反應能力。大學四年勤讀書、勤思考、參加演講辯論對此提高有顯著效果。■整理/記者陳 雯◎考研———備考需漸進“考研一般都是到大三才開始準備的,因為到大三才會對自己所在的專業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到這個時候,再決定是不是考研,考什么專業,是否跨專業,考哪所學校是比較理智的。”學工部部長李庚說。
若從大一就確定了讀研的目標,那么大一、大二,學好基礎課、專業課,將為你考研打好堅實的基礎,在復習備考的時候會十分有用。在大三前,盡早把英語提高到六級水平或六級優秀的水平,就是為考研做了很好的準備。
到了大三下學期,你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了,先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方向,再到網上去搜尋相關的資料,如錄取人數和往年考試題等,若能聯系到一些研究生和導師便更好了。
就具體科目而言,考研主要分三大塊:專業課、英語、政治。對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英語的時候,注意看一下考研詞匯,或者多看一下考研相關的英語參考書。這樣一來,讓自己的詞匯盡早過關,對于考研的準備絕對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來說,考研的專業課是每個專業最基本的課程,所以你在整個大學當中一定要注意專業課的學習,尤其是考研要求的專業基礎課。分析歷年的考研題目,可以從中發現,考試并不是簡單地考對知識的記憶,而是考察如何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重知識的理解運用。■整理/記者劉亞迪◎考公務員———早準備重積累目前,公務員考試主要分為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兩種,分為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主要科目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等。各項考試單獨進行,不存在什么從屬關系,考生根據自己要報考的政府機關部門選擇要參加的考試,也可同時報考,相互之間不受影響。前種考試一般在每年11月份考,地方公務員考試不盡相同。打算考公務員的同學,可以在大三下半學期開始準備。
從大一開始,同學們便要多關注時事,多關注新華網等時政新聞網站和報刊;平時多看些課外書籍,尤其是文學類、時政類的相關書籍;若能多選修一些法律的課程,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對以后寫申論是很有幫助的。
考公務員對成績的要求相對較低,但至少要拿到學位證書,才有資格報考。在校的成績和參與的社會工作,對公務員考試錄用幫助不大,只是給單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因此,絕不可一心忙于社團、學生會等活動,顧此失彼,影響學業。
有很多想報考公務員的同學會有這樣的疑問,考公務員是否一定要在大學期間入黨?專家指出,黨員代表了你個人的先進性,對于考公務員的好處主要是可以報考要求黨員的職位,而很多非黨員受了這個限制條件就報考不了,這樣的職位相對競爭程度就會比不限政治面貌的職位小,考上的幾率就能更高。其次是考上以后,在政府部門黨員身份比較重要,對個人的發展有好處。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報考省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需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國家有特殊規定的除外。所以,在暑期爭取一定實習機會,會對將來報考公務員大有裨益。■整理/記者劉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