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10月24日上午,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25日中午,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與中外記者見面。我校師生熱切關注十九大勝利閉幕、收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實況。師生表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奮發有為、值得信賴,堅決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熱切期盼黨繼續領航中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取得了多項成果,讓師生倍感振奮。黨委書記姜沛民說,十九大最大的理論成果就是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大的政治成果就是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回顧過去,我們充滿自信,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姜沛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夠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奪取新勝利、再創新輝煌!
校長孫其信說,黨的十九大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十九屆一中全會再次選舉習近平同志為黨的總書記,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奠定了堅實的領導基礎,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歷史選擇。孫其信表示:堅決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擼起袖子加油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
師生談到,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人選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在植物保護學院副教授崔福浩看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思想解放,求真務實,熟悉國情,了解世界,具有現代化的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能力,善于駕馭復雜局面,是一個值得全體黨員干部和全國各族人民深深信賴的堅強領導力量。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本科生姜玉池說,新一屆中央領導班子是兩千多名黨代表選出的值得國家、值得人民信任的領導人。
師生衷心擁護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領導,期待在黨的領導下,必將實現“新目標、新發展、新征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暉說,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教育工作者,要堅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和行動,以立德人樹人為己任,潛心研究、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教學科研能力,在教育戰線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觀看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后,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地資源管理系青年教師倫飛說,作為一名教師黨員,在我們奮斗的新時代背景下,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揚帆再起航”,努力做好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校團委副書記、博士生黨員王鈺談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他說,將堅決擁護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堅定信念,服務學生成長,團結和凝聚更多的青年學生,共同實現夢想。人文與發展學院本科生張裕說,這是新時代一個新征程的開啟,相信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的帶領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青年一代會有更多的機遇、更大的舞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我們也會繼續秉承“解民生之多艱”的農大情懷,投身于現代化“三農”建設,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十九大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寫進了黨章。學校黨校副校長李樺認為,我們黨成功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新的與時俱進,學校黨校要及時用新黨章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教育群眾。黨委統戰部部長趙竹村談到,作為農業高校黨員,要著力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新黨章關于新發展的理念,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直接要求,不忘初心再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挺起農大人的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齊愛蘭說,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備受激勵與鼓舞,也深感自身責任的重大,一定要認真學習和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帶著學生一起學、堅定不移跟黨走,努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另訊 18日上午,黨的十九大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上午9時,在校園,師生不約而同把注意力轉向“十九大主題”:收看開幕會盛況,第一時間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
在東區主樓513會議室,校領導孫其信、張東軍、秦世成、張建華、李召虎、龔元石、錢學軍、寧秋婭、辛賢等校領導,和部分工作人員一道,全程收看開幕會直播;西區生命科學報告廳、東區食品報告廳,是師生集中觀看的場所;與此同時,在園藝、動科、資環、信電、水院、經管、國際、繼續教育等學院樓宇分別開放會議室或報告廳,農學、生物、植保、動醫、理學、人發、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根據師生情況或跨校區特點,分別作出安排。此外,在一些實驗室、宿舍,師生也圍聚到屏幕前,了解大會盛況。
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五年發展,巨大成就身邊就能感受到”“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發展惠及廣大人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描繪新藍圖”……成為師生的切身感受,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
“縱觀歷史,放眼世界,沒有哪一個政黨和國家,像我們一樣能在短短的五年內,發生如此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取得那么大的歷史性成就,令人驕傲自豪和充滿信心”。黨委書記姜沛民作為列席代表參加大會開幕式,在現場聆聽報告以后他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交上了輝煌的成績單,向世界展示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習總書記的報告,發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不懈奮斗的偉大號召,作出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全面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體系,描繪了嶄新的發展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我們要以我們黨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生動教材,教育廣大師生;以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奮斗目標,鼓舞廣大師生;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廣大師生;以新的教育工作要求和任務,激勵廣大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加快具有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各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動醫學院沈建忠教授因公外出也同樣關注著十九大的召開。他最關注、感受最深的是教育和科技。他說,這五年成就確確實實讓人備受鼓舞;,這次大會提出新任務、新目標,作為科教工作者要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資環學院教師芮玉奎說,五年中時間不長、變化不知不覺。有比較才會認識更深,今天國家實力和影響力、大家的幸福感比五年前有巨大提升,“期待下一個五年我們的國家發展更快、環境更好、百姓更幸福。”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研究生孔玉發現,整個報告很多次出現“人民”——總書記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十九大報告也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和發展理念。
聆聽總書記的報告,對極不平凡的五年感同身受,在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的進程中,我們農大人也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奮進,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更加牢固樹立了四個意識。校長孫其信在全程收看完直播后說,習總書記的報告,系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特別是總書記提出新時代主要矛盾變化的重要論斷,是指導我們開展工作的思想引領、哲學依據。通過聆聽報告,新時代發展方向、改革舉措、宏偉藍圖、奮斗目標躍然而出,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在高等教育領域,人民和國家對優質高等教育的需求與當前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是我們要著力解決的問題,要按照總書記報告提出的雙一流建設要求,建長板補短板,堅持內涵發展,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擔負立德樹人歷史使命,滿足人民群眾的期望。他特別注意到總書記明確強調“三農問題依然是黨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農業大學,為國家的三農事業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是國家和人民交付我們的任務,我們要牢記這一任務,圍繞建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強化基礎研究,加強高端引領,擴展技術創新,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為全面決勝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而做出農大人新的貢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總書記的指引也激勵著大家。師生熱議,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做好學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為解決好“三農”問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農學院青年教師陳源泉在科研教學的同時,還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他對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印象特別深刻。他說,農業科研教育工作者,要著力解決好現代農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大力提升現代農業和美麗鄉村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生物學院研究生郅明雷說,報告中將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算起來時間很近。作為青年研究人員,要將自己的全部熱情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努力做出對國家、民族有益的事情,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青年馬克思主義協會會長彭興偉、研究生會主席崔遵康說,總書記在報告中對青年再次寄予殷切期待——我們這一代成長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是發展的受益者、也是未來的擔當者,主動、自覺地把個人的發展進步同黨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刻苦學習,努力實踐,關注社會,服務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宣傳部綜合整理)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