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聘任儀式現場 攝影/石加東
本報訊(記者李婧)9月8日,清華大學在校史館舉行首次長聘教授聘任儀式。校長邱勇,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副校長王希勤等出席。人事處處長鄭力主持聘任儀式。這是清華建校106年來第一次、也是國內高校首次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全校31位長聘教授齊聚一堂,與領導、同事、家人、朋友共享喜悅。
邱勇在致辭中對長聘教授們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世間上百年名校無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祝賀大家在清華大學以長聘教授的身份從事第一等的職業。”邱勇指出,在一流大學建設中,使命感和緊迫感已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我們要堅持自身發展與國家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自覺服務國家;要在中國高等教育高速發展、社會快速轉型時期抓住戰略機遇,顯著提升清華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進一步提升清華的國際影響力;要強調改革的意識和一流的意識,將人才培養放在首位。
邱勇強調,師資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大學的水平取決于師資的水平,長聘教授代表現階段清華大學師資水平的高度。我們要培養好的學生、重視好的老師、建設好的文化和制度。“我們的相聚很美妙,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希望大家取得更多卓越的成就,共同迎接更好的清華。”
儀式上,邱勇為每位長聘教授頒發聘書并合影留念。
物理系周樹云教授從事凝聚態實驗物理,在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電子結構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并在今年榮獲了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周樹云表示,回到母校后,切身感受到了學校綜合改革對教學和科研發展帶來的有益之處。受聘為長聘教授,是對團隊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對未來成長的鼔勵和期許。作為清華的一份子,自己更加體會到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環境學院蔣靖坤教授是教學科研“兩手抓,兩手都過硬”的代表。他廣受學生歡迎,曾獲得首屆“清華大學年度教學優秀獎”;在大氣顆粒物(氣溶膠)的測量和成因研究這一方向上,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創新性成果。蔣靖坤認為,學校推行長聘教授制度,能夠在學術方向上給予教師更高的自由度,也讓教師有更多準備課程的空間,教與研共同前進。
馬克思主義學院李義天教授從事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和道德基礎理論研究,是國內組織和推動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重要學者,也是國內最早引介美德倫理學、全面建構當代美德理論體系的學者之一。今年,李義天回到母校工作,開啟自己清華故事的“第二季”。關于課程教學,他的想法很明確:在長聘教授的職位上,讓自己的思政課更接地氣,與同學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將真正重要的原則與生活和主觀動機建立充分聯系,并在與同學們的互動中不斷調適,實現課堂效果的最優化和教學意義的最大化。“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高度重視,我回到了‘更好的清華’,也希望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建設更好的中國。這是對專業和學術的前沿探索,也是清華發展賦予我們的使命。”
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院士、電子系主任黃翊東教授、社科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理學院院長宮鵬教授、生命學院院長王宏偉教授,以及研究生院院長姚強教授、科研院院長周羽教授也來到現場,共同見證首次聘任儀式,并與長聘教授們深入交流。
“長聘教授”是清華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的關鍵詞之一。2013年,學校黨委常委(擴大)會討論通過并公布《清華大學關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教師隊伍分系列管理制度,實施教研系列教師崗位準聘長聘制度。從2016年3月學校全面啟動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以來,已有53位教師被新聘為長聘教授。
在校園里,長聘教授的風采已在各個平臺展現。他們走在學術前沿,更站在同學身邊。2016年10月起,清華舉辦“長聘教授講壇”,20位長聘教授立足自身研究領域展現學術風采和學術成果。此外,這個夏天,30位長聘正教授、10位長聘副教授擔任本科新生班主任,以言傳身教助益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