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上接第6版)


    (上接第6版)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致我校105周年校慶賀信要求,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面向世界、勇于進取,樹立自信、保持特色,廣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深度參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努力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方面走在前列,始終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
      始終堅持正確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的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特征。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學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使之成為學校辦學的鮮亮底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師生頭腦、指導辦學實踐,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始終瞄準世界一流,牢固樹立一流意識,深刻認識一流大學建設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時刻保持永不滿足、敢為人先的精神狀態,克服懈怠心理、自滿思想,深入探索一流大學建設規律,堅定不移地向著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目標邁進。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校經驗的同時,不斷總結凝練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扎實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始終突出清華風格,繼承和發展百年清華形成的優良文化傳統和光榮革命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和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精神,繼承發揚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銳意進取,人文日新,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清華風格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發展道路。
      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大學被賦予越來越多的使命和功能,但大學的根本始終在于人才培養。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要堅持人才培養這個根本任務,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把學校長期積累的各方面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的新優勢,深化培養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和完善現代教育教學體系,使廣大學生具有健全人格、創新思維、寬厚基礎、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堅持立德為人才培養之首,堅持辦學興校、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推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導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廣大教師要把教書育人作為第一學術責任,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學都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一所大學能在一個國家的歷史上占據重要位置,不僅是因為它的學術能力,更是因為它的服務精神和為國家民族作出的實際貢獻。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深度參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軍民融合戰略等,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和學術優勢,堅持“頂天、立地、樹人”的科研宗旨,把滿足國家戰略需要和引領國際學術前沿“兩個戰場”統一起來,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要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重大需求,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樹立世界眼光、密切人文交流,建立全球合作伙伴體系,助力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積極參與世界優質教育科研資源的開發與共享,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拔尖創新人才,推動全球性重大科技問題和治理問題研究的跨國合作,創造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共同解決全球性重大挑戰。要主動服務國家思想文化建設重大任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有益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提升學術原創能力和水平,推動學術理論中國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堅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為人類社會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創新對外傳播方式,增強國際話語權。
      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改革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改革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創新。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深入推進改革,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攻堅克難,堅決破除制約辦學興校的各種體制機制弊端,打破大學相對封閉的發展模式,建立以學術為導向的開放和競爭發展機制,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先行先試、探索規律、積累經驗、引領示范。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只有學校保持穩定,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才能有效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學校穩定才能具有長期可靠的基礎。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師生員工的滿意度、辦學資源的承載度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改革發展穩定相統一、相協調,推動學校持續健康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依靠師生、服務師生,注重發揮師生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和首創精神,激發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良好的選人用人機制,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為改革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優化制度安排,讓廣大師生員工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要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始終保持正確的改革方向。在改革中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推進黨建工作創新,不斷提高開展深入細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帶領引導廣大干部師生主動關心改革、積極支持改革、深入參與改革,為改革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堅強保證。
      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這“四個堅持”既是黨和國家對清華大學的明確要求,也是我們對一流大學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既是清華以往辦學經驗的系統總結和取得今天發展成就的根本原因,更是我們面向未來推動學校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常抓不懈,將其創造性地貫徹到學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努力走出一條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成功之路。
      三、切實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不斷開創學校事業發展和黨的建設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我們沖刺實現2020年發展目標、迎接建校110周年與開啟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新發展階段相銜接的特殊五年,是為學校新百年奠定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五年。我們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堅持黨對學校領導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進一步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承擔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雙一流”建設,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和“十三五”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為實現學校發展目標提供堅強保證。
      (一)堅持黨管辦學方向,努力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辦學方向是立校之本、辦學之要。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動搖,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政治定力,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導向貫穿到辦學治校全過程。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學校實施意見各項任務,并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系列配套文件,形成全面協同的工作推進格局。進一步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成立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強化頂層設計和綜合協調。制定政治理論學習培訓規劃,以青年教師、海外引進教師為重點對象,完善平臺機制建設,通過學習研討、社會實踐、校內外掛職等多種途徑,不斷增強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知、情感認同,牢固樹立“四個自信”。進一步明確對全體教師的要求,加強對教師育人投入的考核,有效發揮教師教書育人主體作用和各門課程的育人職責,形成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制定師德“一票否決”實施細則。設立新百年教學成就獎和年度教學優秀教師獎,持續開展本科生“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和研究生“良師益友”評選活動,多渠道選樹宣傳優秀教師典型。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整合拓展資源,規范對新入職和在職教師的系統培訓和職業發展支持,提升思想素質和發展潛力,做到全覆蓋、不斷線。建立健全學校和院系領導聯系教師制度,將思想政治工作同支持教師發展成長有機結合,在關心關愛中增強教育效果。
      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深化研究型教學理念,拓展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繼續探索完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落實學校和院系黨政負責人定期上思想政治教育課和作形勢政策報告制度。制定專門文件,加強“雙肩挑”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高標準選拔配備,全過程培養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與管理,完善培養培訓制度,提升育人實效。針對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特點因勢利導,深入推進“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國夢”主題教育。加強社會實踐課程建設和基地建設,深化博士生社會實踐改革,探索將本科生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要求,構建實踐育人新機制。落實班團集體建設三年規劃,探索大類培養環境下的學生集體建設新特點新規律。持續推進學生資助體系、發展指導體系、心理健康指導體系建設,增加學生榮譽和激勵多樣性,建立本科生“第二成績單”,形成學生全面發展的反饋機制和個性發展的支持機制。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建設學校思想政治和輿論引導新媒體矩陣,發揮主流思想文化聚合引領功能。完善國防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創新國防教育的形式內容。完善學生職業發展和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就業引導,進一步加大向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單位以及重要國際組織的人才輸送力度。
      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強化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斷增強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辦學指導思想的自覺性。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進一步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優化院系黨政聯席會運行機制,進一步發揮院系黨委政治核心作用。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強化監督體系,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強化班子能力建設。努力探索和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增強駕馭復雜矛盾、推動改革創新、促進科學發展的能力。強化班子作風建設。繼承發揚學校歷屆領導班子的好傳統,加強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進一步完善教代會、學代會、研代會等履行民主管理職能的機制,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增進共識、集心集力的優勢和功能,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入做好群眾工作,把黨的決策部署變成師生員工的自覺行動。高度關注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和現實需求,不斷改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帶著責任和感情做好離退休工作,保障廣大師生員工共享學校改革發展的成果。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加強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隊伍,大力推進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育人的堅強陣地。著力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評價體系,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推出一批引領社會思潮的重要理論成果,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充分發揮校園主流媒體作用,加快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立完善會商研判、情況通報、風險防控、管控處置、督查考核等機制,切實維護學校意識形態安全。加強課堂教學、教材編選、國際合作、講座論壇報告會、各類媒體和出版物等輿論陣地管理,堅決抵御和防范錯誤思潮對校園的滲透影響。做好重大活動和熱點問題、突發事件的網上輿論引導,用權威聲音、主流思想搶占輿論制高點。
      (二)堅持黨管改革發展,全面提升辦學水平
      加強學校黨委對綜合改革和新百年發展的領導,進一步堅定改革決心,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通過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前瞻性的改革,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將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更加有效地轉化為學校改革發展優勢,激發師生員工的創造活力,進一步推進內涵發展,推動(下轉第8版)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