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 王貴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地球科學學院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中心工作,不斷推進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虛功實做、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為學院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學院是學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前沿陣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后,按照校黨委的要求,院領導班子多次通過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黨政聯席會等就會議的內容、精神開展學習、討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我們一致認為,學院是學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前沿陣地,思想政治工作是學院發展和穩定的壓艙石,必須放在重要位置。學院黨委要切實履行好政治責任,發揮好政治核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搞不好,人才培養目標就會脫離預定軌道,其他工作也就無法推進。只有把握住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政治原則和政治方向,才能使教學科研管理成果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只有做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切實實現教師“教書育人”偉大使命;只有不斷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學生樹立家國情懷,在祖國建設發展浪潮中建功立業。
結合學院工作實際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以學科建設為依托加強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學院重視對課堂教學的建設管理,充分發掘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健全課堂教學管理辦法,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政治意識。學院通過“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及學術沙龍等活動,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學院積極邀請骨干教師在全國油氣地質大賽、首都資環論壇中擔任評委和指導教師,加強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到本科教學評估和資源勘查專業認證等重大活動中來,增強教師的集體榮譽感。
以全員育人為抓手推動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學院重視凝聚全院力量,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落實導師制,幫助學生解決思想、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延續以老帶新的做法,對新進青年教師,配備兩名經驗豐富的教工黨員與其結對幫扶,強化青年教師的思想和專業引導。繼續推動助學“1+1”工程的落地生根,十年來共有650人次參與助學行動,資助學生700余名,累計資助金額達85萬元,充分展現了地學院全體教師在全方位育人方面的孜孜追求。
以文化育人為重點提升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近年來,學院認真研究學院文化和歷史,精心編寫“地球科學學院院史”,設計出“地科藍”等極具地學文化的物質載體和精神載體。依托“李四光中隊講師團”積極開展回訪母校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地學文化的認識。積極組織青年教師赴延長油田、紅旗渠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青年教師石油味道和紅色基因。邀請馮增昭、管守銳等老一輩教授回校交流,讓青年教師感受老一輩石油人的艱苦歲月和奮斗歷程。
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強更活更新學院黨委以黨建為龍頭引領思想政治工作。認真統籌安排校黨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學院2015年榮獲北京市第十二屆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2016年榮獲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地質學系、油氣勘探開發系黨支部也先后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還涌現出“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吳勝和,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尹秀英等一大批優秀黨員及先進個人。
學院黨政高度重視人才質量的提升,將個人成長與集體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讓集體主義精神貫穿大學生活的全過程。五年來,學院2個班級獲評“北京市優秀示范班集體”,9個班級榮獲首都高校“先鋒杯”優秀團支部,一個支部榮獲“全國活力團支部”。先后有9人獲李四光優秀學生獎;被稱為“扎根西部代表”的朱秀香等優秀學生事跡被《中國青年報》等廣泛報道。
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看似“虛”,但在功力和功效上卻非常“實”。學院下一步將抓住“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納入一流學科建設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夯實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也要將一流學科發展過程中的科研成果、經驗轉化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讓科研反哺教學,支撐人才培養。
學院將進一步把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解決教學科研、學習就業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著力解決一些青年教師在職稱評定、科研方面的困境,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發展等具體問題,幫助學生完善自我認知,建立分年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解決就業發展難題,努力將思想政治工作的看似“虛”落在真真切切的“實”問題上,讓思想政治工作結出全院師生員工滿意的“果”。
學院將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要進一步發揮新媒體的引領作用,提升網絡育人實效。組織力量把“地心引力”微信公眾號建設好,主動發聲、積極傳播正能量,將其打造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陣地;不斷將學生生活感悟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短劇、視頻直播等形式展現出來,使思政治工作活起來。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復雜且極端重要的工程,學院將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精神,凝聚全院力量,立德樹人,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石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