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志斌老師向學生示范實驗
【本期人物】張志斌,環(huán)境工程學院給排水工程教研室教授、黨支部書記,同濟大學博士,我校校聘重點崗教授,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科協(xié)國家級科技思想庫決策咨詢專家、山東省突發(fā)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處置技術專家。致力于水處理理論與技術、水體生態(tài)修復技術。
6:00 早餐與行動,慈父與嚴父
一大早,自家小孩還在沉呵呵地甜睡之時,張老師準時醒來,接著便是鍋碗瓢盆茶油醬醋,香噴噴的飯一會兒便饞醒了賴在夢里的小饞蟲。對家庭的責任感總會慷慨地回報以幸福感,忙碌而溫馨的早晨像是滴在清水中的紅墨水,帶著愉快和活力浸染了一整天。
成功人士似乎總給人一種忙碌而顧不得家庭的姿態(tài),偶有提到家庭,也是客套般的總結性語言。而張老師提起家庭和孩子的時候,止不住地流露出滿滿的幸福,笑意里還略帶一些羞澀?!敖衲曛矘涔?jié)的時候,孩子的幼兒園組織去植樹,這是個好事情,我就在周日之前趕完了一些緊要的工作,專門留出了一天的時間陪孩子去玩?!背酥?,張老師還常?!绊憫變簣@的號召”,跟著孩子做一些可愛而有意義的事情。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后,張老師來到了辦公室。小間里窗明幾凈,耳畔鳥語花香,桌旁端正地放著一把藍色硬塑椅,這是為來訪的學生和朋友一直準備的。張老師對自己的學生常常有種“帶著關心的嚴厲”,他會“慈父”一般跟學生談心,要求學生早早到教室學習,意在讓他們按時吃早飯,且能活動活動,增強體質;也會嚴格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作風和自信獨立的習慣,學校第一年設置“國家研究生獎學金”的那年,張老師的研究生便一舉拿下學校僅有的兩個指標。而這種“親爸”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受益不少,師出張老師門下的學生遍布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省級院、山東省城鄉(xiāng)建設設計研究員等行業(yè)知名企業(yè),且大多都是單位上“挑大梁”的。有次他的一個學生去山東環(huán)境科學院面試,面試過程中院長給張教授發(fā)來條短信,試探性地猜這位學生是不是張教授帶的,同時表示“要定了”。
15:00 科研時間:論臭水溝如何達到飲用標準
張老師對中國的環(huán)保是“謹慎樂觀”的:“其實九十年代加州的污染甚至甚于前幾年的中國,他們主要是通過行業(yè)轉移改善了環(huán)境。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環(huán)境處理技術是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010年,張志斌教授成立了一支科研團隊,主要從事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底泥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與探索。為了了解、治理、保護山東水源水質,他們幾乎走遍了山東各個城市。筆者的家鄉(xiāng)是某市郊區(qū)的一個小縣城,張老師隨口便準確地說出了當?shù)厮捶植己椭卫矸较颉?br> 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最大的一個湖,也是最令國家頭疼的一處污染地。老院士看著醬油色的湖水直搖頭:“被污染得這么嚴重,又沒有入海河道,達到調水三類都難啊,真難……”然而經(jīng)過近十年的努力,在環(huán)保廳廳長的“治用保”思路指導和眾人集思廣益下,張教授與其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在2010年全國環(huán)保現(xiàn)場會上,船夫載著全國代表飄蕩在清澈的湖面上,隨手便舀起一壺水解渴。“南四湖污染治理”以其卓越的成效,成為“十二五”的代表專項匯報給總理,張老師也因此榮獲“十一五”山東省環(huán)境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此外,張老師先后兩次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次,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一次,山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一次。張老師及其團隊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新澤西理工大學、挪威生命科技大學等國際一流大學交流、合作,其理論及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著名專家的廣泛關注。2014年,在學校、學院領導的支持下,成功引進Taha教授為山東省泰山海外特聘專家。
2016年,張志斌教授團隊參與申報的歐盟伊拉姆斯項目(Erasmus+)成功獲批,首批研究生將于7月赴國外學習,這為我校與國際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座新的橋梁。
在污水治理的專業(yè)研究之外,張老師在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近來,我校張志斌教授作為山東省高校45歲以下杰出人才,被山東省科協(xié)推選為正式代表,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張志斌教授針對目前科研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提交了《科研經(jīng)費管理應更講科學性》的建議案。
26:00 一天不夠用,就再多過兩個小時
“大V”往往要比“小號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同學們深夜做著香噴噴的美夢的時候,張老師還在電腦前整理國家“十三五”水專項的相關任務,休息時間一直拖后,幾乎把一天過成了26小時。
“我昨天一直忙到1點多,撐不住了就定了個5點的鬧鐘,起來接著忙。在中國,哪有能忙完的工作?!闭f完哈哈一笑,“真想做事的人是不在意這些的。之前我沒有自己的實驗室,學生做實驗還要借地方,我就自費買了170多萬的設備,學??粗沂钦嫦胱鲅芯浚评纸o我一個實驗室。我覺得人生就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以后想想就會覺得很幸福。”張老師認為,年輕教師到了新的平臺上,要發(fā)展肯定是有難度的,但是只要執(zhí)著、不放棄,走著走著就會豁然開朗的?!懊總€人都應該經(jīng)歷一次磨難。我家在農(nóng)村,家里要供兩個大學生,過得挺困難的。在我讀研三的時候,有次胳膊骨折,醫(yī)藥費和病痛讓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那時候真是難啊,不過也是挺過去了?,F(xiàn)在遇到別的困難都覺得無所謂了,心里就想難還能難到以前那個程度?反而會很樂觀地對待?!?br> 筆者回憶了一下,整個采訪過程有一個半小時,張老師似乎一直在微笑。這位每天有26個小時的水利界大V,亦嚴亦慈,不停思索,不斷進步,用魄力和信念做成了一件件似乎不可能的事。他大概也是最快樂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