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一個葫蘆,你會想到用它做什么呢?做酒壺、水瓢,還是放著勉強做個裝飾品?丁寧想到的可遠遠不止這些。丁寧在藝術與設計分院室內設計專業就讀了兩年,但他的“寶葫蘆”手創工作室已經在慈城手工DIY創意園區熱熱鬧鬧地開了差不多一年。
說起自己“寶葫蘆”手創工作室的成立過程,丁寧笑著連稱自己是個幸運兒,正趕上了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提供許多有力政策的好時機;但記者也發現,除了幸運之外,他身上還更多地表現出大學生對社會、對市場需求越來越敏感的接收能力。
玩葫蘆發現創業新路丁寧的專業是室內設計,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手工發燒友,早在2006年,他就開始種葫蘆來玩,從種秧、收獲,自己曬干、褪皮,然后在葫蘆上雕刻燙畫,或是把葫蘆做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雖然只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直到全國首家手工DIY創意園慈城天工之城建成招商,丁寧的這個專長也轉化成了創業點子。2008年11月,丁寧到慈城那邊寫生,剛好看到天工之城推出店面3年免租的招商信息,砰然心動,感覺這個機會正好是適合大學生創業的理想環境,因為大學生創業難就難在創業資金上,現在有這么優惠的條件,有這么一個接觸社會的大平臺,放過實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在天工之城承租了一個工作室。但是接下去怎么做,葫蘆DIY手繪項目能不能受到市場歡迎?一系列的問題擺在眼前。說不如做,丁寧立馬展開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然后又制作各色樣品看市場反映,接著才把產品推廣開來,工作室也終于慢慢步上正軌。
發掘DIY市場新空間“寶葫蘆”手創工作室在慈城天工之城正式開設后,丁寧還鼓勵班上的其他同學到天工之城自主創業,聯合校內的學生團隊,建立團隊合作關系,創建一條龍服務。2009年5月,學院與天工之城達成合作協議,并對學生自主創業進行政策鼓勵,為師生創新創業開拓了更加良好的孵化環境。
在學校的支持下,丁寧繼續把葫蘆事業做大做全,針對市場需求,開發出了機器貓葫蘆彩繪、葫蘆車飾、葫蘆燙畫,還有特別受老年人歡迎的保健葫蘆等系列DIY產品。此外,丁寧及時根據市場反應,在天工之城的扶持和幫助下,另外承租了兩間工作室,帶領著同學和學弟學妹們在寶葫蘆項目之外,推出石膏添彩、彩泥畫、手繪扇等現場DIY手工教學項目,成為天工之城的招牌游覽項目之一,受到游客們的歡迎;而其他如外接的手繪墻項目等,也為工作室進一步拓寬了市場。
堅持信念 我們能走得更遠獨立開店近一年了,丁寧說自己也不是沒有遇到困難,包括開始創業的時候,家人都覺得這個事情有點懸,勸他還是安安份份地去上學,不要去折騰什么創業,后來好說歹說才支持了1000元創業資金。工作室成立后,人手不夠,資金不足,銷售渠道難找等,一個個問題都擺到眼前。但是丁寧在學院的關心下,在同學們的熱心支持下,借著天工之城這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愣是堅持了工作室的正常運營。
下一步,丁寧還打算把自己的產品擺進百貨商場、精品店,雖然資金不足、銷售商難找的問題依然存在,但丁寧說:“堅持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能在創業這條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