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我校在學生生活服務中心報告廳舉行了今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
本報訊 發揮專業特長服務海西建設,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打基礎是今年我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特色,有2萬多名學生參加了社會實踐。
今年暑期開始,校團委就精心部署與組織了全校2萬多名學生、并特別重點組織了30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到省內外各個實踐基地,開展了以“推動科學發展,投身海西建設”為主題,以突出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服務欠發達地區建設等項目為重點內容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形勢政策宣講、科技支農、企業幫扶、文藝演出、法律援助、環境保護、學業輔導、醫療衛生等形式的服務活動,學生在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的實踐中不斷成長。“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宣講服務團赴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許厝村開展義務家教、普法宣傳和政策宣講活動,配合村委會做好民俗文化的挖掘與材料整理工作;“海西漁農”社會實踐服務團赴詔安縣開展專題調研、農業科技指導服務等活動;校大學生創業就業實踐服務隊赴集美街道社區開展科普講座、校外輔導、志愿家教等社區實踐活動;校團委組織10支志愿者實踐隊參與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聯歡節、“9·8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學生們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本著“走進農村,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信念,發揮專業特長和人才優勢,在豐富當地文化生活、促進農村精神文化建設、提高當地群眾和中小學學生文化素質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并在實踐中開拓了視野,豐富了閱歷,為將來就業打下了一定基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