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條條橫幅出現在宿舍樓、食堂、教學樓上時,我們看到了節約;當一張張標語貼在寢室、洗漱間、教室時,我們知道了節約;當一句句“節約”在老師中、師生間、同學里傳遞時,我們理解了節約;當一種種行動在你、我、他身邊出現時,我們學會了節約。
節約是一種意識。很早寢室的燈就亮了,你有沒有起來關掉的想法?走過洗手間時看見一只水龍頭在不停的流水,你有沒有跑進去將其擰緊的沖動?寒冬里教學樓的門沒有關好,熱氣向外逃散,你有沒有上前關好的念頭?面對一張紙、一個塑料袋,你有沒有仔細的想過,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們……這些都是身邊的事情,當你真的去想、去思考的時候,節約已經在我們心里萌發。
節約是一種行動。節約離不開節約的意識,同時節約也不能缺少行動。如果想關掉很早就亮起的燈,但懶得起來,那么電依舊浪費著。如果想去擰緊流水的水龍頭,但舍不得多走幾步,那么水仍然會白白流走。如果想去關好敞開的樓門,但不肯浪費時間去做,那么屋中的熱氣依然會向外飄散。如果想充分利用紙張和塑料袋,而不動手去創造,那么它們終究是無用之物……我們既然有了節約的想法、節約的意識,為何不把它們逐一的實現,使我們的生活增加一點絢麗的色彩呢?
節約是一種習慣。當你一個人在自習室,只打開自己頭上的一排燈時;當你把廢紙背面做成練習本時;當你每次出去買飯,不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勺子時;當你每次購物都自備袋子時……你會發現它們已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甚至當你不這樣做時心中都會有種愧疚與自責,你可能并不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但事實上你卻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收獲。
節約是一種氛圍。現在學校中,我們的節約活動已經有了一定的效果,許多同學的節約意識已經有所增強,能真正的去行動、并努力用行動去影響他人。一些寢室也已經形成了一種節約的氛圍,他們不僅自己踐行著節約,還在課余時間去討論、去交流、去創造更多的節約方法,使節約有了更深的內涵。一種好的思想,一種好的做法,一種好的習慣都需要好的氛圍去使其更好的傳承和發展。節約也是這樣,既然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為什么不把這種節約的氛圍擴大到整個校園,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節約就在自己的身邊、節約是我們生活中應該注意的點點滴滴。
節約不是你、我、他幾個人的事情,也不應是短暫的行為,它應該是持之以恒的、將來融入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習慣。因此,我們不僅要有節約的意識、還要有節約的行動、養成節約的習慣,營造出校園節約的氛圍。讓節約伴著新生成長,伴著老生成熟,使節約深深扎根于每一個石油學院人的心中。